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台长分享自己是如何修持戒律

[复制链接]

6891

主题

6897

帖子

32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23918
发表于 2022-11-1 20: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长分享自己是如何修持戒律 


[点击聆听开 示]


Wenda20151129A 02:45

男听众:我们跟着师父学习心灵法门,都知道师父的境界很高很高,以至于只有赞叹的份,对师父如何修持到这个境界很模糊,所以想请师父开示、分享,师父在戒律上是如何修持的,是如何一步一步行菩萨道的?也好让我们以戒为师,好好修持。请师父简单开示一下。

台长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很有智慧,因为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从小就要有慈悲心,这是基础,最重要的。从小有慈悲心,之后慢慢地随着年龄的长大,接受的教育很重要。父母亲对自己的培养,还有接受外尘对自己的影响也很重要。首先,你周围不能经常有很自私的人。


如果你从小一路走来,总有一个很自私的人在边上指导着你,要怎么自私、要怎么为自己,他给你宣传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你就完了(是)所以怎么样成菩萨?从小磕头,师父从小磕头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磕头为什么?从小磕头就知道帮爸爸妈妈求,帮家里爷爷奶奶求、兄弟姐妹求,那么你求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无比的兴奋。为什么呢?你觉得别人好都是你帮助得来的,这个时候有一种法喜。就像很多人帮爸爸妈妈一求,求得灵了之后,你说他法喜吧,对不对?(法喜,对)是这个感觉。第二个,就是语言的行为,你要注意观察。因为师父从小就喜欢观察人家说什么话,你看看人家说什么话,你就知道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比方说,经常在说那些不好的话的人,你心中就知道这些话不能说的。我们亲戚当中经济上比较富裕的也有,我从小就想,如果我经济上好一点,我绝对不会乱用钱。


如果我长大了,我应该怎么样,就是从小……就像我们说有一个梦想一样,对不对啊?(对)所以一个人怎么会成长的?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看见外婆在难过、在生病的时候,心中就想:我以后大起来、有能力一定对老人家要好。所以我到现在,可以六七年不停地去养老院喂饭,我可以到养老院经常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我小时候看见老人太苦了,我就一定要想到。小时候觉得,人为什么没有办法……生离死别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心里就一直在想,我很难过,我看见人家走的时候,家里邻居走了,我在边上也跟着他们在哭,我心里在想:人为什么要走呢?人如果能够活得长久一点不是更好吗?


所以那个时候就有这种慈悲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佛的精进,慢慢懂得了人是留不住的。所以在留不住当中慢慢也懂得了,人的精神不死,所以要把精神修好,这样的话你就永远不会死了,所以这些就是慢慢地积累的。看见蚂蚁,师父是从小不踩的,因为过去小时候我看了一个寓言《东郭先生》,他真的是连蚂蚁都不踩的,还看了《二十四孝》,就知道你如果对爸爸妈妈不孝顺的话,要天打五雷轰啊。所以每次等到下雨的时候,就觉得护法神、雷公下来劈那些没有良心的、对爸爸妈妈不好的人了。所以每次打雷的时候,心中就更震撼一次 你看,又有人被打死了,又有人不孝顺爸爸妈妈……这些点点滴滴在你脑子里存在的东西,你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善缘。


所以你就会慢慢地看见别人就要帮助别人;看见别人痛苦,你就觉得自己很难过;看见别人伤心了,你也会伤心。这就是人伤我痛,那就是进入菩萨境界了。所以慢慢地,一个孩子很慈悲,看见妈妈手上出血了,马上会掉眼泪,这些孩子从小有这种慈悲心了,所以这些就是你的学佛基础了。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言行,看看别人在骂人的时候,你觉得很痛苦,为什么?他作践自己,他把自己变成下贱了。我从小觉得骂人的人是比较下贱的,因为好好的有文化的人他不会去骂人(对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看到很多人做的动作,一个动作做得很下流,你这个人整个档次就没了,就跟你骂人一样。你不开口,人家觉得你是个好人。


你看在澳大利亚开车,如果你稍微跟他讲几句话,他做一个手势很下流,你想想看,一看这种人,他能是一个好人家出生的吗?这种人会有文化吗?会有修养吗?一个动作就代表你整个人间的修养,对不对啊?(对)还有,师父从小就知道我的境界,就知道人不该想的不能想,一想了之后你就会很难过,为什么呢?当你想到得不到,你会很难过,这个我从小就知道的,所以我看见人家有好的东西我不稀奇的,我就觉得今后将来我大了都会有,这是我从小的一个理念。我觉得只要我长大了,我努力一下,我什么都会有的。


所以这个对你们这些年轻人帮助很大。其实你今天问的问题,师父跟你说掏心掏肺的话,师父小时候跟大家一样,也是学生过来的,所以对很多孩子的思维我很理解。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用现在话讲叫“抱负”,ambition,但是实际上还是要有良心,因为有良心之后不会去贪啊,有良心之后知道要让别人幸福,要让爸爸妈妈开心,那你会越变越善良,脑子里永远不要想爸爸不好、妈妈不好,你脑子里就不会有不好的东西。师父从小就是很善良,如果看见人家吵架,我总是双方都劝的,我有时候把人家劝得笑了,我心里法喜充满。我让他们两个小朋友吵架之后能够双方去讲,那个时候我做科代表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做。把他们讲得两个好起来了,哎哟,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在边上开心得不得了,我就是这样。


所以师父也有一个小小的好玩的、小时候的事情,就是成长到大的时候也很难改,我有时候看见人家两个年轻人很善良,我很想把他们撮合,让他们能够有婚姻。我从小就是喜欢解决问题,帮助别人,所以一直到大了,我还是有这个习惯。我总是希望人家……“哎呀,这一对很好嘛!”我介绍成功很多对了,成功的话我就很开心的,不成功的话我也是很难过,就是缘分不够。所以从这点点滴滴,就是培养出一个人的一种精进的心。你想想看师父这么小的时候,我怎么会不吃鸡的呢?从小不吃。为什么呢?过年了,人家给我们家里送来很多的鸡,卫生间比较大嘛,养到卫生间里,我就天天喂米给它们吃,还拿水。有时候上卫生间就看着它们……哎呀,跟它们交朋友,很开心。


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把它们杀了,从此我就不要吃了。我闻到那个鸡汤的味道我会呕吐的,我看见它们的鸡毛被热水烫了拔掉,脖子这里弄一刀,很痛苦,我会很难过,我会哭的。这些就说明一个人的慈悲心很重要。所以一个能够成功的人,他一定具有很大的慈悲心,因为慈悲心能够化解很多的恶缘。别人冤枉你可以,你不要去冤枉别人;别人打你可以,你不要去打别人;别人骂你可以,你不要去骂别人。这就是学佛,我们说有一种慈悲的心态。师父这两天跟大家讲的一个故事就是这样的,以慈悲的心对待别人,你就会……当年历史上有个故事说的是韩信,韩信是个大将军,他被人家抓到之后,人家叫他从胯下钻过去羞辱他,对不对?(对)后来他称王之后,他下面的人居然把这个人抓到了,这个人浑身发抖,知道他这条命难保了。


没想到韩信下了王位过来把他请上上座,说很欣赏他的文采,跟他说:“我要把你留在我们国家里,好好地……”非但没有羞辱他、没有杀他,还要把他捧为上宾,还说把自己两个孩子让他来教育培养。结果这个人感动得不得了,非常用心地在培养他的两个孩子。等到韩信有难,皇帝把他满门抄斩的时候,叫他“胯下之辱”的那个人把韩信的两个孩子舍命救出来逃走了。所以你没想到,因为你的善良、你的慈悲,你没有去杀害,你的两个孩子 你的下辈就得到了庇荫,否则谁会这么卖命地把你两个孩子救出去?因为人家有报恩之心啊!所以一个人,就是人家对你不好了,你还是要对人家好,我们现代话叫“感动上帝”,对不对啊?


(嗯)很多人为什么?老公骂我一句,我要骂你一句,“我凭什么吃亏啊?”所以你的婚姻就没了嘛。因为做好人的人,你必须要懂得“我要勇于吃亏,我要忍辱再忍辱……”这个实际上就叫“再忍辱”,再忍辱你就能成功,所以一个人再忍辱了他就成功了。所以一个人的进步也好,做人也好,实际上就是要忍辱精进,要学菩萨的大慈大悲。师父今天跟你也是不能讲太多,你要是说把我一生中怎么样从小不踩蚂蚁……我连蟑螂都不打,蚊子在身上,我都会把它赶走的。师父从小就是这样,所以要想知道跟住一个好师父的话,你要看他对别人怎么样,对别人都是很慈悲的人,这个师父就可以交;如果他对人家都是很不好的,教坏了,那你别跟他学,对不对啊?(对)所以一个法门好坏也是这样。


邪教的这个法门他本身叫人家干吗的,你是看得到的。师父是叫人家干吗?爱国爱民,叫人家好好地学,做一个好孩子,要爱国家,不能敛财,要遵纪守法,这些都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这种师父你不跟,跟谁啊?(对的)这个孩子从小很善良的,基本上这孩子不会坏到哪里去的,人家说“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就这个道理。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慈悲心,培养那种有智慧、有毅力、有精进心的孩子,他一定能成功的。明白吗?(明白了,师父!我非常自豪有这样一个师父,我特别自豪!感恩师父!)因为有时候父亲跟妈妈只是生了我们的身体,但是并不能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教导我们,因为每个人职责不一样。


所以为什么要找到指导自己前途的一个师父呢?很重要的。很多的人成功都是有师父在背后一直撑住的,对不对啊?(是的)你看看李连杰成功,包括过去我们说武林高手,哪一个能够成名的人他没有师父的?对不对啊?(对)就是这样的(好的,感恩师父)


  

FS点击此处文字

进群咨询学佛


更多精彩请点击以下标题


修行

综合

在家

修行

自修

共修


福慧

双修

一门

精进

真修

实修


功德

储备

一世

修成

修行

根基


修行

指正

修行

考核

修成

正果


灭贪

嗔痴

持戒

守戒

忍辱

吃苦


精进

努力

禅修

静定

无念

无相


烦恼

菩提

般若

智慧

境界

超越


境界

超脱

修心

为本

放下

随缘


正法

正道

修行

障碍

如履

薄冰


修行

偏差

神通

邪正

修行

打坐


随喜转发  功德无量


--END--




文章推荐

观身不净,才不会造业;
观受是苦,才不会懈怠;
观心无常,才不会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