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经》上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无”什么意思?讲到底就是一个“无”字,讲到最后“无智亦无得”。“无智”是什么?“智”是指解脱之智,解脱的智慧,就是指佛性。“无智”这个“智”就是解脱之智,而且是佛性、本性、空寂,这个“智”不是智慧,是菩萨的本性的空寂。“无智亦无得”,无智,到了最后,你要懂得离一切相,才能真正地快乐;你今天没有离开一切相,乃至解脱相,也就是说你今天“无智亦无得”,连要解脱的思维都不能拥有,都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诸法空相”。你得什么?“今天我想解脱、成佛、成菩萨”的心都要空性——“此心亦不可得”,那么才是成菩萨、成佛的高境界。你今天做劳动模范,你没有想过要做劳动模范,“我就好好地为众生服务”,到了最后人家给你上报,给你登报纸,给你很多奖金,给你一切,你都没想过,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那你境界是不是高?如果在做劳动模范中,你就想到“我会上报,我会在大家的簇拥之下上台,会戴个大红花,会拿大奖状,会得到很多奖金……”那你这个境界跟模范就差得很远了。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