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畅听+文】福德是修心的根本,有福德才会有善因缘;要珍惜因缘,要福慧双修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5652
发表于 2024-7-30 1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标题即可收听音频】

.

福德是修心的根本,你有福德,才会有善因缘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31

一个人在人间,善根是最重要的,福德是修心的根本,因缘和福德是连在一起的。你有福德,才会有善因缘;你有恶念、恶意,上辈子的,那就是恶因缘。我们若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要修出六道,《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要有善根,才会有福德因缘,在人间先要变成一个有福气的人


这么多弟子现在闻到了佛法,每个人都在修心念经,你们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就会少病痛、少烦恼,加上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护佑,你才能修成——人成即佛成。大家记住了,福缘怎么来的?佛缘怎么来的?都是缘分。愿力越强,你的善缘自然具足。人能守戒,身心安定,无有恐怖,那是因为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才能心包太虚。




德是后天所为,福是先天所为

5-21、常思己过,增福增慧

德是后天所为,福是先天所为。福气是你前世所修,而德行是靠你今世所为。比如你今世对人家好,对人家道德,大家都喜欢你。做事情有德行。你有福,那是因为你前世有这个福气,所以才造就了你做这个公司,做这个生意。所以福德要一起修,我们才会有智慧啊;有了智慧之后,人家才会说是福慧双修啊。实际上慧是靠福修来的,就是靠你的德才能修到的。师父今天的成就,师父首先有福,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也要师父自己有德啊。有多少人有福气,但是他没有德啊,他最后就失去了。难道很多人没有机会吗?有啊,但是他不珍惜啊。




修慧就是学菩萨去度人,就是在帮助别人当中自己得到智慧,能够消掉很多的灾

20160220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世界佛友见面会


修福和修慧不一样,修福就是希望自己生活过得好一点,有福气今世能够富一点;修慧就是学菩萨去度人,去帮助别人,能够消掉很多的灾,这个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在帮助别人当中自己得到智慧修福就是做善事,比方说帮助别人、布施给别人、做慈善这就是福,就是现报的。比方说我今天做了很多好事,人家对你很好,这个就报掉,所以人家说修福的人马上现世报,善有善报,报掉了;如果你是修这种福慧,这个智慧的人,他会有功德,功德有什么好呢?经常有功德的人碰到灾祸了,比方说你出车祸了,人没事,汽车撞烂了;比方说你今天发生了身上癌症了,一求菩萨,然后呢癌症就转换了。所以要分清楚我们学佛人在修慧的过程当中在增加福报




有福报的人容易闻到佛法,学佛要福慧双修20170225 澳门56:17  


问:师父开示过,我们不该自私地求人天福报,但师父也说过,我们可以念一点求福的经文,因为有福才有德。此两处的“福”是同一个含义吗?身为弟子该如何奉持呢?


答:实际上一个人有点福气,那么就有福报,说明上辈子还做善事,还在做好人,所以他才会有这个福报。有福报的人就容易闻到佛法,如果这个人没有福报,你想想看,他怎么能闻到佛法?闻到佛法不容易的。碰到善良的人也一样,很多人一辈子碰到贵人,一辈子自己也变成贵人;很多人一辈子碰到坏人,一辈子被人家骗、被人家欺负。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佛友,一辈子不停地被人家骗、被人家害,他找不到贵人的帮助。今天只要有佛友了,你就有贵人了。所以“贵”来了,就好好地用着;“福”来了,好好地节约着,不要消福消寿。这样你再加上自修自得,有福再加上修,那么会拥有智慧,所以佛法界讲“福慧双修”




学佛人一定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菩萨也会给他福德

20150621香港19:48


问:如果一个人在人间福报很大而没有智慧,是不是很容易造业?有智慧的人,吃苦、吃亏很多,苦难是不是就成为增上缘,帮助他明白人间的苦空无常,去除贪念,早点放下?福德和智慧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请师父开示。


答:有福德的人不一定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有福德。福德是上辈子的因造成今世的果,而智慧是今世所修,有没有上辈子的根基呢?当然有。如果你上辈子有良好的善缘和佛的根基,你这辈子非常容易拥有智慧,只要你坚定信念,坚定地去行善,很多人就会开悟。像今天坐在下面的很多人,你们没有学佛的时候,你们很多人都明白:“我看见穷人布施一点,我帮帮别人。”这就是你们学佛的基础。所以一旦有人告诉你有一位卢台长,有一个xlfm,你马上就相信,马上就开始学佛、念经了。所以学佛人一定要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菩萨也会给他福德。




学佛人要福慧双修、福德双修

Wenda20170625B  12:16  

 

台长语:学佛人要福慧双修、福德双修,有福气的人才能闻到佛法,有道德的人才能接触到善人和善知识。师父跟大家讲,心常慈悲,这个人就有怜悯心,心常狠的人,怜悯心就没有。“常为他人想,此为无我相”,经常为别人想的人,这个人就是无我的境界了。学佛人要有境界,功德要齐备;功德不齐备,你就没有境界。经常做功德的人,他就有境界。为什么菩萨叫我们要慈悲?就是要积累功德。我们随时随地要懂得众生皆具佛性,对别人要把他们看作未来佛,对自己要严格,不要让自己犯错。




要珍惜因缘,积福积德;有智慧的人越想越通

Wenda20190830  36:38 

台长语:每个人都要珍惜因缘,珍惜自己的福报。福报、福报,“福”报掉了就没了,没福了,所以要经常积福积德。道德、福都要积存的,积存了你就有福德了,否则就没有了。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人生在世,就是要好好地开悟、觉悟、证悟。一个人要慢慢地开悟,什么都明白了,就知道放下了。你什么都纠葛、想不通,那你就越来越没有智慧,越来越想不通。真正有智慧的人越想越通




有关福慧双修的问题

shuohua20130208 19:07


问:师父好,我想问几个问题。记得您曾在11月的时候讲过一个“福慧双修”的问题,您当时讲如果修福不修慧的话,福气而坠;修慧不修福的话,这个人会不圆满。我想知道,如果一个人“修慧”的话怎么会不“修福”呢?


答:很简单,他在追求“慧”的时候还不知道修福,实际上就是他的“慧”不圆满(呵呵,师父太厉害了!)你们要好好增长智慧(法布施得智慧,如果一个人已经决意不再轮回,他想“这一生就是最后一生,反正下世就要上天了,那我还修什么福啊?我不用做财布施了,反正以后就不用钱了。”这种想法?)很简单,到天上这个福是靠你“福慧双修”得来的,你在已经开始不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了,那你怎么可能到天上?就是一个空想。

举个简单例子,你说我以后有家具了就不要再买家具了,但你现在连家具都没买上,以后怎么会不要家具呢?(如果一个人抱有这种想法……)他根本得不到。



编辑


文章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